同筑百年乡村梦 共赴振兴新篇章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时间:2023-05-26
4月26日至5月22日,由湖南省广电局策划、湖南广播电视台组织创作、金鹰纪实频道制作的六集系列纪录片《新山乡巨变》,在湖南卫视、芒果TV连续播出(4月26-27日播出《书香绕清溪》,5月16日-17日播出《春暖十八洞》,5月18日-22日播出《清江焕新生》)。5月23日,人民网刊登《同筑百年乡村梦共赴振兴新篇章——评湖南广电系列纪录片《新山乡巨变》》一文。该系列纪录片聚焦乡村振兴,以典型人物故事为主线,选取三个特色村镇进行深度剖析,反映新时代中国乡村经历的进步和变化。片中鲜活的人物故事和饱满的个体精神,折射出新时代的大发展和大变革,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以及乡村全面振兴大背景下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立意深刻,乡村振兴主题鲜明。今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纪录片《新山乡巨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维度巧设议题,围绕乡村振兴讲故事,将党的理论巧妙融于鲜活的故事中,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抓住了灵魂。首先,《新山乡巨变》与中国现代作家周立波的红色文学经典《山乡巨变》仅一字之差,继承了小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内核,又着眼于一个“新”字,着重突出新时代农村的新变化、新思想。其次,《新山乡巨变》聚焦“中国文学第一村”益阳谢林港镇清溪村、“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绿水青山”生态兴村的郴州清江镇,分别从文化兴村、产业兴村和生态兴村的角度升华主题。
结构精巧,全新视角记录故事。节目每集都是3组人物故事交叉剪辑,以生活化的场景切入,用接地气、生活化的记录方式徐徐展开,有效拉近了故事主人公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小故事,折射大时代。作为纪录片的载体,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在《清江焕新生》中,节目聚焦70岁还在创业,并且“创”出了一片新天地的柑橘种植大户何共平,“去年毛收入大概有13万元,年纪越大收益也跟着变大,自己都觉得好笑了”。这样的故事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小细节,凸显真情感。“我记得我脱贫、我结婚那天,寨子里面那些老婆婆,七十岁的,八十岁的,九十岁的都有,好多人都哭。”十八洞村80后养蜂人龙先兰对自己结婚那天的一切,记忆犹新。其实,老婆婆的哭不仅是替龙先兰感到幸福,更是对山村巨变的感慨。小设计,蕴含新思想。在《书香绕清溪》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养鸡能手邓春生一手捧着书,一手拿着茶杯,完全沉浸在周立波的小说《山乡巨变》中,阳光洒落在他的身上和书上……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清溪村村民们“鼓口袋”又“富脑袋”的美好生活。
画面精致,真实呈现美好乡村。《新山乡巨变》将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物之美精致地呈现在电视屏幕上,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新时代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暖十八洞》运用大量的航拍镜头来呈现村落的自然之美,它云雾缭绕时宛如仙境,夕阳西下中静谧动人,微风细雨里又别具风味。《清江焕新生》则使用大量的延时镜头来呈现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碧绿的东江湖水、盛开的桃花、滴雨的屋檐、成片的柑橘林,每一个画面都让人沉醉其中。此外,节目用精巧的画面呈现人物的情绪和情感,体现人物之美。如,《书香绕清溪》中邓春生在家里写诗这一片段,编导采用远距离拍摄的手法,并多次使用长焦视角窄、视野小的特点,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邓春生的面部,细腻的镜头质感使邓春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呼之欲出。
总之,《新山乡巨变》创作团队紧跟时代步伐,努力践行“四力”,创造性地继承了《山乡巨变》小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内核,呈现了一部在轻松中透出厚重主题的主旋律纪录片,展示了湖南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天地”,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是近期同类题材中的佳作。